教育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过程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首先,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技强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教育部门应该加强课程改革,引入更多的创新教育内容,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基础,也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部门应该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再次,教育要注重培养人才的多样性。科技强国的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包括科研人员、工程师、技术工人等。教育部门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满足科技强国建设的需要。 最后,教育要注重国际合作和交流。科技强国的建设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是提升我国科技水平的重要途径。教育部门应该加强与国际的合作和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总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教育部门要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多样化人才、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参考以下文章来源:

教育时评: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教育力量

1.教育助力,共筑科技强国梦 科技 教育 强国 科技创新 力量 战略 变革 人才 贡献 领导 sina.cn 第1张

新浪新闻

关注
1.教育助力,共筑科技强国梦 科技 教育 强国 科技创新 力量 战略 变革 人才 贡献 领导 sina.cn 第2张

来源:微言教育

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教育力量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精辟论述了科技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系统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从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到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再到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科技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彰显。

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高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最高追求,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重大成果接连涌现,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在基础研究领域,广大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敢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推动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是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数百所高校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攻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有力支撑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实施和一大批大国重器铸就,成为国家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有为,高校服务贡献成效显著,用卓越的创新书写科技报国的优秀答卷,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教育力量,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繁荣与国家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是国际竞争制高点。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这要求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要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加快科学研究范式和科研组织模式变革,引领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新变革;要深刻把握科技创新规律,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形成更高效的创新体制,破除制约科研创新的障碍藩篱,持续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土壤,让创新的种子源源不断地破土而出;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教育力量,必须准确把握高校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彰显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集聚了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学术骨干和富有活力的青年师生,拥有众多相互交融的学科和一流科研创新平台,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性力量。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充分彰显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和担当,高校要准确把握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自身发展融入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和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中,把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价值取向、最高追求;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基础研究领域原始创新水平及解决关键核心科学问题和“卡脖子”问题的能力;要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强化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会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教育力量,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续写高校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坚持培育创新文化,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这些重要经验,根植于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丰富实践和伟大成就。教育系统尤其是广大高校要深刻领会、全面深入贯彻,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胸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创新引领,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校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课题,进一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勇攀高峰,担负起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教育的智慧和力量,书写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彩篇章。

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26日

责任编辑:王树淼 SN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