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大运河给安徽留下什么? 大运河,这条古老而神秘的水道,见证了中国千年的沧桑巨变。在这条水道上,安徽,这个历史悠久的省份,留下了多少珍贵的文化遗产? 首先,大运河在安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如皖南的徽州古城,徽派建筑的代表,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至今仍然吸引着无数游客。此外,还有如巢湖、歙县等,都是大运河沿线的重要节点,见证了安徽地区的历史变迁。 其次,大运河促进了安徽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古代,大运河是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为安徽地区的商贸往来提供了便利。同时,大运河沿线的农业、手工业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安徽地区的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次,大运河为安徽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在大运河沿线,各地的文化特色得以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如徽州文化,就是大运河沿线文化交流的产物,其影响力至今仍然深远。 最后,大运河为安徽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保障。大运河沿线的水利工程,为安徽地区的农田灌溉、防洪排涝等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大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和改善,为安徽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之,大运河给安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促进了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交流平台、保障了生态环境。这些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传承、去发扬光大。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运河,感受这条古老水道的魅力,探寻安徽地区的历史、文化、生态之美。

参考以下文章来源: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大运河给安徽留下什么

【安徽运河印记】千年运河,皖韵流芳 大运河 运河 宿州 遗址 文化 棒棒 通济渠 隋唐大运河 泗县 历史 sina.cn 第1张

新浪新闻

关注
【安徽运河印记】千年运河,皖韵流芳 大运河 运河 宿州 遗址 文化 棒棒 通济渠 隋唐大运河 泗县 历史 sina.cn 第2张

有人说,“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仰与尊重,而“人定胜天”则是中华文明能绵延5000年的底气。

5000年来,我们确实创造了太多“人工奇迹”,比如2014年6月22日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大运河。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通济梁,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黄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自此,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正式开航。

在江淮大地,大运河倒映出180公里的“安徽风景”。

千年皖风吹拂,今天的大运河又奔涌出怎样的文化浪潮,带来怎样的好“运”安徽?

今天我们谈大运河,主要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工程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像一个大写的“人”字,贯通中国南北,流淌2500余年。

它把中国8个省级行政区拧成一股绳,贯穿5大水系,发挥了航运、灌溉、分洪、供水诸多功能。更神奇的是,2500年后,这条运河的部分航道上依然有船只频繁往来。

大运河安徽段,指的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安徽境内部分,流经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区、灵璧县、泗县,全长约180公里。

在安徽,有一座城因这条运河而生,它的名字叫宿州。

通济渠唐宋时又称汴河,是当时最重要的漕运河道。为保障汴河漕运,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建置宿州,揭开宿州建城史。

宿州因运河而生,跨运河而建,随运河的发展而繁荣。

历史的荣光被记录在一面墙上——这就是宿州市博物馆内的千年大运河河道剖面。这幅“巨画”长53米、高4米,来自于灵璧凤山大道隋唐运河遗址,也是目前国内最长、时间跨度最大的的运河河道剖面。

站在剖面墙前,看着粗糙的泥沙淤积层,其中夹杂着石块、瓦砾、陶瓷碎片、动物骨骼,这是大运河留给我们的历史“密码”,等待着一一解读。

【安徽运河印记】千年运河,皖韵流芳 大运河 运河 宿州 遗址 文化 棒棒 通济渠 隋唐大运河 泗县 历史 sina.cn 第5张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大运河给安徽留下什么

通济渠虽然只通漕500年,但今天的宿州泗县境内,仍有5.8公里保持着原始历史风貌的水道,也是目前隋唐大运河唯一有水的“活运河”河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段。

“中国大运河遗产区界桩”不起眼地立在一片麦田的角落里,另一侧,便是古运河。随历史变迁,如今的河道只有十余米宽,和鼎盛时期不能比,但站在岸边,吹拂着穿越千年的凉风,当年舟车往来的繁盛景象,仿佛再次浮现到眼前。

古人逐水而居,古代大规模运送物资最高效的方式莫过于水运。大运河开凿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南粮北运、商贸流通的难题。

但当这条河通航后,似乎又不止“运输”这么简单。南来北往的人带来不同地域的风俗,那些“种子”在一个个沿河的码头落地生根,又开出别样的花朵。比如在大运河流经的另一座城市淮北,就有一杯因运河而来的茶。

皖北不产茶,但千年古镇临涣却有着“泡茶馆”的习俗。一壶棒棒茶,一盘瓜子、一盘花生,再配上“甜饺子”、“蚂蚱腿”、青红丝的香油月饼,听着戏文唠着嗑,好时光就凝固在这酽酽的茶香中。

临涣人泡茶馆的习俗,也与大运河有关。

临涣北邻大运河,南邻浍河,当年漕运发达,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中心。福建的闽商在此频繁开展经商活动,也带来了红茶与铁观音,让原本既不产茶、也不喜饮茶的皖北之地,也兴起“泡茶馆”的风俗。

后来,大运河改道,南来北往的客商走了,但“棒棒茶”却留下了,还成了临涣特产。棒棒茶取自六安茶的茶梗,用红茶工艺制成,形如棒棒,因此得名。

棒棒茶好喝,离不开临涣特有的泉水,才有了那一碗色如琥珀入口绵甜的临涣茶。

如临涣镇一样,近年来大运河沿岸的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与展示,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大运河带来的直接红利。

2014年6月,大运河申遗成功,淮北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宿州通济渠泗县段同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皖北大地第一次有了惊艳世界的文化亮点。

安徽的世界遗产,呈现出“南黄山北运河”的格局。

大运河申遗十年过去,柳孜运河遗址如今有什么新变化?

2018年5月,中国大运河淮北濉溪柳孜文化园开园。依托柳孜运河遗址核心保护区,文化园在保证遗址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建成集生态园林、采摘、水上乐园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安徽运河印记】千年运河,皖韵流芳 大运河 运河 宿州 遗址 文化 棒棒 通济渠 隋唐大运河 泗县 历史 sina.cn 第8张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大运河给安徽留下什么

眼下,这里正在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北段),将柳孜运河遗址昔日繁华景象,重新“复活”于世人眼前,从而增强运河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纵观千年,大运河不仅串起中原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也积淀下藏书楼阁、桥梁古塔、水乡古镇、中式园林。这条大运河,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今的大运河安徽段,生态环境改善迎来候鸟栖息,运河沿岸众多历史遗存复现,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家底不断夯实,群众文化生活空间不断拓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图景,散发古今辉映的韵味。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一方面,要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避免过度商业化损害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还需加强公众参与,提高社会各界对大运河价值的认识,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共识。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它像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活态典籍,期待着我们续写好“运”安徽、好“运”中国的新章。

(撰稿 陶妍妍)